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承载着全球半数的跨国系列遗产,但普遍面临跨区域协调困难、价值阐释不清等共性挑战。作为系列遗产的典型案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于2021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申遗成功以来,相关机构及利益相关方持续致力于该遗产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其丰富的管理和保护经验可在更广泛的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分享和推广。
在此背景下,本次研讨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福建省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承办,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教学研究基地协办。研讨班积极响应2023年9月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发布的《〈亚太地区第三轮定期报告〉及区域行动框架》精神,聚焦亚太地区系列遗产——特别是跨国、跨界遗产的重要研究、保护与展示议题,汇聚国内外顶尖遗产专家、学者以及泉州、厦门的一线管理者,深入探讨系列遗产的核心概念、申遗要求、管理难点及价值提升策略。
研讨班融合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小组研讨等多种形式,内容突出实践导向。其中,学员们将在泉州遗产地管理者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了解“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点,学习其成功申遗与活化利用经验;赴厦门探访鼓浪屿、集美学村等华侨遗产,探索系列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管理潜力;特设以“华侨遗产”为专题的实践工作坊,强化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地,泉州乃至福建在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开展了诸多创新实践,积累了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可持续保护动力的宝贵经验。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本次研讨班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与资源保障,将真实的经验、挑战甚至教训纳入授课内容,以此为基础,共同探寻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积极作为与责任担当,也为破解跨国遗产协作难题贡献了东方智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